作为上海市本科高校中承担市人社局2024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的九所高校之一,近日,由我校承办的“大模型时代新能源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圆满完成。7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相关领域的新能源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运维负责人、设计人员等来校参加了培训。
国家能源局、军需能源局、市委融办、上海市发改委、市教委、市人社局等单位相关处室领导参加开班仪式,并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立足能源电力主干学科,开展各层次能源电力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并对我校进一步服务国家能源结构优化、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对我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新能源产业人才知识更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副校长杨宁代表学校向来校各单位领导、嘉宾和学员介绍了我校在服务“双碳”战略的指导思想下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立“一网两侧”能源电力学科体系、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绿色发展、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工作,并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能源电力特色办学、为我国能源电力工业发展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和支持。
为期三天的研修班,邀请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高级工程师时璟丽、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高级技术专家李鹏、上海交通大学艾芊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张涛教授、国家电网浙江电科院高级专家赵波、中国电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臣等行业资深专家以及闵宇霖、张传林等校内相关领域知名教授,通过主题报告、学术研讨、现场综合能源平台交流教学等方式,密集性地开展了九场学习,让学员更多地学习能源行业最新的数智化与创新前沿技术,交流基于算力能源大模型的数智化应用与实践经验体会,共同探索新能源电力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提高新质生产力在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发展与应用。
AI大模型时代,以“电力+算力”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采用,构建智能内生、服务开放、数据聚合、融合大数据要素等是目前行业发展技术前沿趋势。构建多模态新型数字化、智能化电力系统应用场景,是新质生产力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的主要体现,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次高级研修班的举办,不仅为新能源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新能源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